你知道怎麼稱呼自己老婆嗎?古代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叫法

熱門測算

現代的男人,對自己另一半的稱呼可謂五花八門,有叫老婆、愛人、妻子、老伴,稱“另一半”也是一種稱呼,再加上婆姨、堂客等等地方叫法,就更數不勝數了。那麼,您知道在古代到底怎麼稱呼老婆的嗎?

其實,在古代,男性配偶的稱呼也很多,但由於等級森嚴,並不能亂用,往往都有自己的講究。這裏面,不僅有著文化、行業的區別,更有身份和地位的差異。要知道,有些稱呼可以用,有些稱呼用錯了,人頭都會被玩掉的。

首先我們講一講天子稱呼自己的老婆,這些皇後、王後們叫“梓童”。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正室夫人自稱“梓童”,《論語季氏》中規定:“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到了宋元之後,這些皇後又普遍自稱或被稱為“梓童”。《前漢書平話》裏說, “呂後:‘子童領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宮下,斬訖韓信也’。”我們現在去看《西遊記》,那裏面很多國王就稱自己皇後做“梓童”。現代很多女孩子把自己筆名或者藝名都取為“梓童”,我只能說你們實在太牛了。

夫人這個詞,我們現在在正式場合用得比較多,也是對老婆比較禮貌的稱呼。但是在古代,這個詞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

展開全文

而在漢代和漢代之前,這個稱呼更不得了,最差也是諸侯的妻子,就連帝王的妻子也是用它。比如著名的戚夫人、李夫人、鉤弋夫人、甘夫人、糜夫人等等。

我們也看到過電視劇中往往有人稱自己老婆做“拙荊”,其實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執帚”。從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不難理解,都是穿著樸素,在家幹活的普通勞動婦女。這一般是文人雅士對自己老婆的稱呼,感覺自謙過了頭,酸得很,酸得很啊。

此外,還有一個用得過於謙虛的詞——賤內。這個詞出自明代孫柚的《琴心記誓誌題橋》,裏面有一句“賤內有恙,敢煩一蔔”。後來,這個詞文人用得少了,商人卻用得多起來。這可能是因為商人終日在外奔波,更習慣用這個詞區分家裏家外吧。

娘子這個詞聽得多吧?不錯,很多文人秀才都管自己的老婆叫做娘子。但是這個也和時代有關系,在宋代與宋代之前,就不能稱呼老婆做娘子,當時“娘子”是特指未婚的少女,相當於今天姑娘這個稱呼。

在宋代以前,男人面對未婚的女子,都可以稱之為“娘子”,對於特別年輕的,還可以大膽稱為“小娘子”。這樣稱呼絕對沒有輕薄之意,至於說像《水滸傳》中西門慶那種稱呼潘金蓮之所以讓人感覺色,是因為神態和與其,當然潘金蓮作為有夫之婦,也是不能領受這個稱呼的。

到了元代,社會上就逐漸稱呼已婚女子為“娘子”了。在明代,這個詞還有丈夫對老婆的幾分疼愛之意。因此,成書於元末明初《水滸傳》可能在這個詞上,脫離了時代。

太太這個稱呼,我們現在算是用得比較頻繁的。其實它誕生很早,漢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後,傅氏為帝太太後,後又尊為皇太太後。清代學者梁紹壬謂“此婦人稱太太之始”。我感覺不妥,這裏的“太”意為身份地位崇高,雙重疊用只是為了修飾“後”。

明代的時候,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稱太太,而後來凡官僚士大夫的妻子,通稱太太。這個詞用到現在,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方言中最出名的恐怕是婆姨,這盛行於在陜北、山西一帶。但是這兩者又有一些區別,在陜北,婆姨泛指婦女。所謂“米脂婆姨綏德漢”,是指米脂這個地方的女人都長得漂亮,而不是說米脂這個地方人家的老婆才好看。陜西話中的婆姨,就專指妻子了。

最後說說妻子這個詞,古漢語惜墨如金,一字一義。因此,妻子這個詞原先是指老婆和孩子。古代如果單說老婆,則直接稱妻。到現在妻子這個詞,就只表示老婆了。妻和妻子,是中國古代到今天對自己老婆的最重要稱呼。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