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费起名正文

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表示:自己一直都是美國人,對此你怎麼看?

熱門測算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湧現了一大批仁人誌士和行業翹楚,他們頂天立地、傾其所有帶領中華兒女走出曾經的歷史悲痛和苦難回憶,奔向現代化和城市化。百年之後,老百姓的錢袋變得更鼓了,腰桿挺得更直了,日子也過得更好了。

當然,這勵誌且艱難的奮鬥歷程要歸功於民族英雄的示範引領和中華兒女的集體智慧,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向西方國家學習了諸多前沿思想、借鑒了不少先進技術。與此同時,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國人一向對西方持有的消極印象也不斷加重。對於一些在西方學業有成而未歸國奉獻的科學家,更是飽受大眾批評。其中有一位,他是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就陷入了該輿論漩渦。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各方面發展都滯後於西方。當時已獲得一定成就的錢學森先生,毅然決然要為國效力,但美國千方百計阻攔,還提出了天價挽留。錢學森不為所動,煞費苦心排除了千難萬險,才帶著一家老小於1955年回到了中國,並實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的彎道超車。如今,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了,海外學子回國的不在少數。但錢永健不僅從未歸國,還公開表示他一直都是美國人,從來就不是中國科學家,引起一片嘩然。

展開全文

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化學家巴斯德曾說過,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受到全球廣泛認同,而錢學森也很好地踐行了這一理念,但為什麼與之來自同一家族的錢永健,不僅背道而馳,還倒打一耙呢?

錢永健的父親錢學榘與錢學森是堂兄弟關系,二人曾一同到美國求學。但由於某些歷史因素,錢學榘學成後並未歸國,而是留在了美國,錢永健從小就在美國長大,基本上不會講中文,對美國文化自然是耳濡目染,對中國文化更是一概不知。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錢永健公開講出他不是中國人這句話,並不是他厭棄中國,而是他腳下的土地與眼裏的世界都早已烙上了美國的痕跡。只是,在中國長大、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我們,一開始就把他看作了自己人,但在錢永健的認知裏,美國人才是他的“自己人”,所以才會出現這樣衝突的認知偏差。但是話說回來,那麼多去海外求學且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如楊振寧,為何與之不同呢?

拋開民族認同來講,錢永健對待科學的態度是極其嚴謹的。由於他有哮喘,小時候很少進行戶外活動,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驗室裏檢驗、推導他的思考和發現,奪得的獎項也數不勝數,年僅20歲就獲得了哈佛大學雙學位。2008年,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獎花落他手。一時間,大西洋彼岸的勝利之音傳到國內後,各種聲音接連不斷,既驕傲錢永健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又慨嘆他是美國人的身份,同時也不解錢學森和錢永健的差別為何如此之大?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