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费运程正文

【健康科普】孕媽必看!孕期貧血是怎麼一回事

熱門測算

孕期又不來大姨媽

為什麼還會貧血呢

很多孕媽都有這個疑問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孕期為什麼會貧血

又該怎麼補

孕期貧血的原因

孕媽媽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鐵缺乏。缺鐵性貧血占孕期貧血的95%。孕期血容量和紅細胞數量逐漸增加,寶寶生長發育,胎兒、胎盤組織的生長均額外需要鐵,如果不能保持足夠的鐵水平,容易導致孕婦及嬰兒發生貧血。我國孕婦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19.1%,妊娠早、中、晚期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分別為9.6%、19.8% 和33.8%。

展開全文

如何判斷有無貧血

貧血的臨床癥狀與貧血程度相關。疲勞、易怒、註意力下降及脫發等是鐵缺乏的癥狀。疲勞是貧血最常見的癥狀,貧血嚴重者有臉色蒼白、乏力、心悸、頭暈、呼吸困難和煩躁等表現。所有孕婦應在首次產檢時做血常規進行貧血篩查,並定期復查。當血常規“血紅蛋白”低於110g/L 時,就是妊娠期貧血了。有條件者可檢測血清鐵蛋白,血清鐵蛋白低於20 μg/L 也代表妊娠期鐵缺乏。根據血紅蛋白水平分為輕度貧血(100-109 g/L)、中度貧血(70-99 g/L)、重度貧血(40-69 g/L)和極重度貧血(<40 g/L)。

貧血對孕婦和胎兒有什麼影響

★對孕婦的影響

貧血的孕婦會經常有乏力、疲勞、心悸、頭暈等情況。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膜早破、產褥期感染和產後抑郁的發病風險;貧血孕婦對分娩、手術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差。重度貧血可因心肌缺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貧血對失血性耐受性降低,分娩及剖宮產時極易發生產後大出血;貧血降低產婦抵抗力,月子期間容易發生產褥感染,嚴重者可危及孕產婦生命。

★對胎兒的影響

孕婦中重度貧血時經胎盤供氧和營養物質不足以滿足胎兒生長所需,容易造成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缺氧、羊水減少、死胎、死產、早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病風險。

哪些孕媽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有多次妊娠,曾患過貧血,在 1 年內連續妊娠及素食者等情況的孕媽懷孕期間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如何預防缺鐵性貧血

★調整飲食

鐵缺乏和輕、中度貧血者以口服鐵劑治療為主,並改善飲食,進食富含鐵的食物。18-50歲成年女性每天的鐵推薦攝入量是20mg。隨孕周增加,鐵的需要量逐步增加,孕中晚期每日鐵的推薦攝入量分別為30mg。

紅色肉類、魚類及禽類中主要是血紅素鐵,可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不易受到植酸鹽、草酸鹽影響,吸收率較高。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非血紅素鐵,必須轉化為亞鐵後才能吸收,並受植酸鹽、草酸鹽等因素影響,吸收率較低。水果、土豆、綠葉蔬菜、菜花、胡蘿蔔和白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鐵吸收。

建議在孕中晚期每天吃紅肉20~50g,每周吃 1~2次動物血和肝臟,每次20-50g。蟶子、鮑魚、文蛤等海鮮也是很好的補鐵食品。同時配合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鐵吸收。不宜飲用濃茶、咖啡。

★補充鐵劑

調整飲食後,如果還是不能滿足孕媽媽的鐵需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常用的口服藥物有多糖鐵復合物、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

可考慮隔日給藥以優化鐵吸收。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服,建議間隔1小時以上。建議進食前1小時服用鐵劑,以免食物影響鐵的吸收。

但是如果空腹服用鐵劑胃腸道刺激比較大的話,可以飯後服用減輕不適。牛奶、鈣劑、豆制品、咖啡、可可等影響鐵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

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便秘,用藥期間會出現黑便,停藥可恢復正常。

孕期貧血的其他常見原因

★地中海貧血

是一組基因缺失或突變導致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目前地貧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中重型地貧患者需要定期輸血和補鐵治療維持生命。

若夫妻雙方皆為同型地貧攜帶者,則下一代有1/2的機會成為地貧基因攜帶者,1/4的機率患地中海貧血。福建是地貧高發地區。

參加婚前、孕前及產前地貧篩查,盡早診斷和幹預,是防止重癥地貧兒出生,防控地貧的最有效措施。

★巨幼細胞性貧血

是由於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貧血。建議從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補充的劑量推薦0.4~0.8 mg,至少應該補充到妊娠後3個月,預防神經管缺陷以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如果缺乏維生素B12也應補充,一般建議每天補2.6 µg/d。

★再生障礙性貧血

是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缺乏所導致的。建議孕前進行產科和血液科咨詢,進行多學科管理。

嘚吧嘚

孕期貧血對母嬰雙方都造成近期和遠期不良影響。

缺鐵性貧血是孕期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應以預防為主,主要補充儲備鐵,防止進展至臨床貧血。

如果貧血了,請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糾正貧血。

別忘了「點贊」和「在看」吖~愛你們

■ 預防新生兒缺陷:產前篩查重點要知道!

■ 這樣安撫寶寶的情緒,輕松解決寶寶隨時隨地摸乳房的小尷尬

■ 胎兒發育大小和孕周數不符?看完就明白了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健康新生兒,幸福千萬家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