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費紫微正文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熱門測算

你有多久沒好好陪陪孩子了?

我們每天背負著生活的壓力,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找了很多借口為自己開脫,我們需要休息,需要工作,需要自己靜靜……

但是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幾十集的電視劇,從沒因為我們的忙碌而停止,一不小心,我們就錯過了開頭,再也無法插手後續的劇情。

陪伴缺失給孩子成長帶來的缺陷,是我們用再多的金錢都彌補不了的遺憾。

前段時間,皮皮班的一個小男孩肚子疼,卻始終硬撐著不敢告訴老師,直到最後疼痛到受不了,老師才察覺到。等到老師把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闌尾穿孔!

事後爸爸媽媽問他為什麼不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呢?他的答案讓父母淚目。

他說,你們太忙了,我怕你們不回來,我不想麻煩別人……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就會缺少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會慢慢變得自卑膽小,不敢說出真實想法,不敢尋求別人的幫助。生病了,他硬撐著,受委屈了,他也不主動說……

許多家長抱怨,青春期的孩子頹廢叛逆。但這也許是孩子向父母發出的一種信號:多陪陪我吧。

至今仍記得變形計裏的那個大男孩,楊桐。因父母工作太忙,甚少回家,沒人陪伴的他,把厭學逃課,打架鬥毆變成了生活日常。

楊桐喝酒、打架、上網、徹夜不歸……甚至在節目裏放出“一命換一命算什麼”這樣的狠話。連父母都覺得他沒救了。

可是後來,楊桐通過與新家中身患殘疾的“媽媽”的朝夕相處,漸漸變得溫情懂事,懂得體諒父母。

展開全文

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卻也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陪伴。當我們一次次忽視孩子的時候,他或許正在變得叛逆、情緒暴躁,甚至走向歪路,自我墮落。

現在很多男人說,自己不會帶娃,於是孩子丟給老婆老媽,自己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孩子長大了,也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一有問題,馬上把孩子媽推出來。

其實這些男人並不是不會陪孩子,而是他們小時候就沒有享受過父親的陪伴,他們不懂做父親該有的責任和付出。習慣了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也不覺得自己的陪伴對孩子有多大意義。

這也是為什麼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以後都不想結婚生子。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人,本身對家的歸屬感就低,自己也不懂如何做父母,就更不會渴望家庭。

陪伴的缺失,只會讓父母的冷漠在下一代延續,甚至讓孩子對家產生抗拒;而用心陪伴,卻可以賦予孩子家的溫度,未來,他也會在他的家種下溫暖。

為了讓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努力工作,不知不覺間,我們放棄了太多陪伴孩子的機會,錯過了太多他們成長的瞬間……

然而我們損失的還不僅如此,陪伴缺失給孩子帶來的性格缺陷,成為了我們難以彌補的遺憾;對孩子叛逆的忽視,讓我們和孩子之間產生難以修復的隔閡;對陪伴的不重視,也讓孩子的未來重蹈我們的覆轍。

我們今天不好好陪孩子,孩子的未來就是對我們最殘忍的懲罰。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