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費紫微正文

什麼是真正的“仁義”?看看老子如何解讀這兩個字

熱門測算

關於德育思想,古今中外先賢有大量的論述。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來談論美德,以培養護衛者、哲學王為目的,從而對德進行論述。德似乎是德性,即智慧、勇敢、節制、正義。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是帝王之師,為培養治國人才,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也沒有直接說“德”是什麼,他只說德性,他說,“我們稱那些值得稱贊的品質為德性”。他把德性分為道德德性與智慧德性,其中道德德性包括勇敢、節制慷慨、大方、大度、溫和、友善、誠實、機智、羞恥和公正,理智德性包括智慧、理解、明智等,看來似乎是對桕拉圖德育思想的發揮和補充。誇美紐斯指出,主要的德行應當首先培養;這些德行是持重、節制、堅韌與正直。赫爾巴特則主張培養學生樹立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的五種道德觀念。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教育家對德的論述是大同小異,眾說紛紜之嫌。

儒家創始人孔子以培養“弘道”“至於道”的“士”作為培養目標,以“仁”和“禮”為內容的德育思想,孔子的乃至儒家德目主要是仁義禮智。墨家創始人墨子以培養“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賢士”或“兼士”為目的,德似乎是有“兼愛”的精神,長於辯論,明辨是非,同時精通於道術,又有實踐經驗。上述的中外先賢,對於德育思想的貢獻是偉大的,他們為人類的生活實踐提供了巨大的作用,至今在各個層面上還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由於德育的目的、內容、方法等的不同,導致了觀點的差異。道家創始人老子以培養“聖人式”的侯王為目標,對聖人之德有豐富的論述。老子認為,德不是仁義禮智,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德慈、儉、不敢為天下先,育德的目的是為了修身與治國,育德的方法是無為而無以為。

儒家把仁義禮智作為德目,最高的德就是仁。可是在老子認為,仁義禮智並不是德,老子甚至是反仁義,反禮智。也因為老子反儒家的德目仁義禮智,為此,自西漢“獨尊儒術”以來,很多學者以為老子沒有德育思想,甚至以為老子反德反智。老子認為仁義禮都是“有為”的結果,違反自然,仁義禮只是道、德衰落了而依次產的,並且老子認為道德衰落到了禮,社會就開始亂了。說老子反智一點都不為過,因為老子認為智不可提倡,他提倡明,不能以智治國,而是以德治國。

何為仁?《說文解字》曰:“仁,親也。從人從二。古文仁從千心。古文仁或從屍。”親,意思是親近,親愛,引申為接觸,接近;也泛指親近的人,親屬,親人;親還有親自參與,事必躬親之意。人,天地所生,獲天地之德,是天地之心,故最貴。《說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故《中庸》:“仁者,人也。”仁即人,是天地之德。“二”,代表地,地有包容、寬厚之德。

展開全文

《易》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於古文仁從千心,意為很多的心,引申為包容,博愛之意。至於古文仁或從屍,我們認為也是有包容之意。因為,古代的屍和古代的人相似,古代的屍本指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因為那個人要一動不動,有包容之意。仁字的內涵與外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所變化。後來發展為仁是古代的一種道德觀念,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仁者愛人。根據文獻記載,可以初步斷定“仁”和‘‘仁人”這些詞是西周人創造的。“仁”字源於兩個人的互相親愛,“仁人”,是一個王朝或封國需要建立牢固的統治秩序所不可缺少的人,這是西周奴隸主貴族在倫理學和政治學上所作出的貢獻。但是把“仁”的含義規定為“愛人”,並建立一套愛人的理論,把“仁人”作為道德上有很高的修養,在政治上有很大的飽負,而且還可以進而成為德政無缺的聖人的人,則是從孔子開始。

孔子對於“仁”的論述,散見於他整理的典籍之中,對於“仁”詳細地闡述,主要《論語》一書。在《論語》中,“仁”一共出現一百零九次,有五十九章對“仁”進行論述。“仁”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孔子對什麼為不仁作了解釋。他指出花言巧語、裝腔作勢的行為舉止和態度距離“仁”很遠。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一)還有不孝也是不仁,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第十七)孔子還指出有許多好的能力也不屬於“仁”,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孔子認為由子路)管理軍隊有一套,求(子有)適合當小國的宰相,赤(子華)口才好,適合外交,但是仁不仁不知道。其次,孔子對“仁”作了回答。第一,“仁”即禮。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第十二)禮是仁的標準,人要約束自己,力爭做到符合禮。又“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第十二)時刻以禮指導自己的行為,就沒有發生怨恨。又“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謂之仁己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仞乎?’”(顏淵第十二)講了行為要符合禮,語言的符合禮就在於忍”,意即謹言。第二,‘‘仁”即愛憎分明。

孔子認為作為仁者既能愛人,又能惡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第十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裏仁第四)子曰:“茍誌於仁矣,無惡也。”(裏仁第四)孔子的愛憎分明,老子不以為然。第三,仁是一種行為規範。“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第十七)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這五行也只不過是禮的具體化,為此,老子是持批評的態度。第四,仁是長生久視之道。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仁者的表現為靜,為此孔子認為這是長生久視之道。

什麼是“義”?《說文解字》曰:“義,己之威儀也。從我羊。”《說文解字註》言己者,以字之從我也。己,中宮。象人腹。故謂身曰己。義各本作儀。今正。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古者書儀但為義。今時所謂義為誼。是謂義為古文威儀。誼為古文仁義字。故許各仍古訓。而訓儀為度。……從我。從羊。威儀出於己,故從我。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義必由中,制也。從羊者,與善美同意於是,“義”又引申出儀容、儀表、容貌、法度之義引申為“宜”、“適宜”之義。義,善也。引申之訓也。

《中庸》說:“義者,宜也”。《禮記表記》說:“義者,天下之制也”。通俗地講,就是分別事理,各有所宜。即正當、合宜之義。是一種積極的道德規範和漢)許慎撰,(清)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浙江古籍出版社,第頁碩士學位論文倫理要求。東漢劉熙《釋名釋言語》也說:“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淮南子繆稱》雲:“義者比於人心,而合於眾適者也。”“義”在《論語》中一共出現二十六次,用十二章進行論述。對於“義”的論述,僅次於“仁”。

《論語》中“義”有以下幾層意思。第一,真實、踐言、說到做到。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意思是說,言語真實,不說謊,踐行其言,誠實不欺,信守信用,這就接近了義。第二,社會認為合宜的道理和行為。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第七)孔子認為,不合宜的道理和行為的富貴,應該視之輕於浮雲,不值得追求。第三,合理的主張和思想。《論語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其意思是,君子做官,實行其合理的主張和思想。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