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费起名女孩起名正文

每4個孩子就有一個抑郁,拿什麼拯救你,不快樂的孩子?

熱門測算

青少年的抑郁癥高發,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問題。明明這代孩子享有最優越的生活條件,被全家捧在手心當寶貝,為什麼心理問題卻那麼多?究竟是父母做得不夠,還是做得太多?90% 的家長從未曾想過孩子會得抑郁癥,直到被確診的那一天。一份《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 (2019-2020)》的報告顯示:

2020年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 246%。其中輕度抑郁 17.2%,重度抑郁為 7.4%。

01/· 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郁·

比如這個13歲的男孩,患上了重度抑郁癥,躺在病床上一言不發,他的媽媽不僅沒有給予安慰,反而開始喋喋不休地責備:

“我真不明白,你小小年紀,有什麼好抑郁的”

“別矯情了,人家其他孩子不是都好好的”

“我還沒抑郁呢,我一天忙裏忙外的,比你煩多了”

“我這麼辛苦都為了你,你可倒好,還整出這個病了”

網友們的評論一針見血:光聽這幾句話我都快抑郁了。

展開全文

是啊,孩子已經十分痛苦了,做媽媽的不但不理解,還覺得我好吃好喝的供著你,你什麼壓力都沒有,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不就讀個書嘛,誰家孩子不上學讀書啊,怎麼就你抑郁了,我看你就是沒事兒找事兒。這種道德綁架式的教育,只會將孩子推向無盡的深淵。

很多家長都對抑郁癥缺乏了解,他們並不相信孩子生病了,認為孩子只是壓力大不開心而已。

現代社會也普遍認為抑郁癥是成年人的“專利”,殊不知,兒童、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患抑郁癥。

據《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患抑郁癥人數為9500萬,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28%。

這數據給了我們警示:抑郁癥在青少年群體中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北京大學也做過相關調查顯示,每四個中國家庭裏,約有一個家庭的兒童或青少年有患抑郁癥的風險。

還有很多孩子雖然尚未達到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但已出現了部分癥狀,如果不積極幹預,後期可能會導致抑郁癥的發作。

青少年抑郁如此高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除了本身的生理和人格因素外,或許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關系。

02/·失敗的家庭教育可“致郁”·

1、學習壓力過大

雖然國家為了緩解孩子的壓力施行了“雙減政策”,但是,背地裏卻在偷偷地自學、補課、內卷,父母的高期待變成了壓在孩子身上的大山。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取得好成績,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還額外給孩子附加了很多作業,甚至孩子功課做得不好,就要熬夜加倍做題。

廣東一名女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導致情緒崩潰把自己反鎖在房內,家長大聲敲門卻始終無人回應,等消防員趕到時,發現孩子躺在床上已深陷昏迷。

2、煩惱無處傾訴

有些家長整天忙於工作,很少陪伴孩子。除了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幾乎不會坐下來耐心地聽孩子說說心裏話。孩子有心事也不知道向誰傾訴,只好將所有的煩惱壓在心底。

有的家庭倡導狼式教育,以結果為導向,稍有不達標便是一頓訓斥,使得孩子害怕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只能將所有的委屈、落寞、憤怒都憋在心底,最終導致抑郁癥。

3、家庭不和諧

無休止的爭吵、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或者長時間的親情分離、殘缺的家庭結構,都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可磨滅的打擊。

家長如果不及時與孩子疏通情緒,孩子可能會認為這些爭吵或者悲劇都是自己造成的,從而陷入內疚的泥潭無法自拔。

03/· 如何幫助孩子闖過情緒難關·

傾聽孩子的心聲

當孩子有心事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以認可和理解的態度耐心聆聽,不要打斷孩子說話,更不要強行加上自己的觀點。

即便孩子說得不對,也要放下心中的怒火與成見,聽聽孩子的原因。家長的用心傾聽會使孩子獲得滿滿的安全感,更願意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接受失敗的勇氣

當孩子遇到挫折失敗時,家長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要冷嘲熱諷,而是應給予積極地開導和鼓勵。父母的鼓勵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

人生路上,困難重重,及早讓孩子接受失敗是好事,讓孩子可以保持穩定的情緒,勇敢地接受失敗,然後再調整對策去再接再厲。

做個樂觀的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而情緒具有很強的傳染力,更容易傳遞給孩子。

因此,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時刻保持一種樂觀、開朗的情緒狀態,即使工作或生活裏出現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要把情緒帶回家裏,帶給親人。

孩子成長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大多父母,習慣性地關註孩子身體上的問題。殊不知,情緒也會出問題。

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關註孩子的心理狀態,必要時,給予孩子關愛與引導,幫助孩子順利渡過情緒難關。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