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免费起名女孩起名正文

曾紀芬:因做到父親曾國藩家訓中這八字訣,她十二子女竟全部成才

熱門測算

凡塵對“功德圓滿”四字有一個公認的統一標準,那就是:你出生時,所有人在笑,而你在哭;離世時,所有人在哭,而你在笑。

從這一標準看來,曾國藩最小的女兒崇德老人曾紀芬絕對能稱得上“圓滿了功德”。

1942年,當這位已91歲高齡的老人過世時,她還依舊耳聰目明。她是在交代完後事後從容辭世的,在子孫簇擁下離開時,她臉上還掛著笑.....

崇德老人的葬禮異常轟動,這與她生前的低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天,子孫後代、社會名流、普羅大眾齊聚一堂為她送行。

葬禮上,親友及各界人士送的花圈多到放不下,以至於聶府大門內用蘆席搭建的過道上都被掛滿了。

由32人擡出的裝有崇德老人遺體的龍舟樣棺材被擡出時,百姓紛紛駐足默哀。而在崇德老人即將下葬的墓旁,還有前來為她送行的孤兒們組成的樂團。這些孩子,都曾受過曾紀芬恩德....

曾紀芬出殯

展開全文

葬禮的盛況不可不謂之“空前”!

最能體現一個人生前在世人心中形象的,大抵就是葬禮了。曾紀芬葬禮上的種種,從側面折射了她一生的圓滿。

葬禮現場

崇德老人得到世間人窮盡一生追求的“圓滿”,顯然並不僅僅因為她是晚清重臣曾國藩最疼愛的女兒。但不可否認的是,她一生的圓滿卻著實和他的父親有著直接的關系。

曾紀芬生於1852年,祖籍湖南,是曾國藩的第五個女兒,她也是曾國藩8子女中排行最末的一個。

湖南人素來將最小的女兒稱作“滿女”,意為最寶貝、最疼愛之意。

曾國藩雖是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等各種大家,但在親情上他也未能免俗,他和普通百姓一樣極其疼愛這個“滿女”。

“疼愛”從不代表“溺愛”,對“度”這個詞有過深入研究的曾國藩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差別。因此,曾紀芬雖自幼深得父親寵愛,但父親對她的教育絲毫未有過松懈。

曾國藩極重家教,從現存的曾國藩家族家訓來看,他在對後代的教育上一直奉行“書、勤、和、儉、敬、省、恕、健”八字。而將這八個字貫徹得最徹底的,正是他這最小的女兒。

曾國藩五個女兒中,有四個女人婚姻悲慘,她們多抑郁而終,唯有小女兒曾紀芬婚姻美滿幸福且福壽雙全。

這點,除了與曾國藩為小女兒擇婿煞費苦心外,更多的是因為只有她一人真正將父親的這“八字訣”貫徹到了始終。

別的不說,單拿曾國藩所提倡八字訣中“勤”“儉”二字來說,曾紀芬就得了絕對真傳。

關於“勤”、“儉”字,曾國藩曾在他那有名的十六字箴言中有過詳細的闡述,他說:“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紀芬勤儉到了什麼程度呢,她的外孫周麟曾在回憶外祖母時透露了一個細節,他說:

“外婆雖然貴為巡撫夫人,房間裏仍置有一臺手搖式紡機和一臺縫紉機,只要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她決不會讓別人來做。

曾國藩曾外孫周麟

能自己動手的,絕不假手於人。這樣的習慣,出在普通百姓身上不足為奇,但當它出現在千金貴小姐、巡撫夫人身上時,就不可不謂奇事了。

封建大家庭的貴小姐,尤其曾國藩這樣的名門,哪個小姐不該有十個八個丫鬟伺候著。可她卻偏偏要勤儉到連衣服都自己用手搖式紡機和縫紉機親手做,這話,若不是出自她的親外孫之口,怕是無人會信了。

但如果深入了解曾國藩的家風和曾紀芬的成長環境,對於以上看似不可思議的種種,便很能理解了。

曾國藩一生謹慎謙恭,晚年他雖貴為晚清第一名臣,但卻始終嚴守“溫良恭儉讓”。

曾國藩十分清楚“由儉人奢易,由奢人儉難”的道理,即便做了大官,他也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勤儉。

自出身起,曾紀芬就在父親的影響下懂得了“勤儉”二字的意味。

普通貴小姐每日只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可曾家的小姐們卻每天都有父親安排的“功課”要做。

曾國藩要求女兒們每日做女紅,並且還要“驗工”,具體是:

“食事每日驗一次,衣事三天驗一次,細工五日驗一次,粗工每月驗一次,每月須做成男鞋一雙。”

女兒們雖每日做女紅,但曾國藩卻要求她們少給自己制衣物。他甚至還為此在家書中告誡女兒:”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鑲大緣,過於絢爛。”

曾國藩家譜

平日裏,曾國藩最小的女兒曾紀芬穿戴的,多是姐姐們穿舊的衣裳。

有一次曾國藩全家去南京,曾紀芬穿了去世嫂嫂留下的一件舊衣裳,但因為這件衣裳是一條綴青花邊的黃綢褲,顯得有些奢華,曾國藩看後立馬嚴肅地教訓了她。

曾紀芬聽完父親教訓後,立馬回屋換上了一條嫂嫂留給三姐,三姐又留給她的舊褲子。

曾紀芬嫁人後也始終奉行著父親教給他的勤儉,她的外孫女,臺大外文系教授、臺灣前“財政部長”費驊的夫人張心漪曾在回憶錄中寫道:

“外婆從不穿戴華服,房裏也沒有任何擺設.....衣服也永遠是藍襖黑裙,緞帽緞鞋,飾物則有根翡翠扁簪,一顆帽花,一付珠環,一只手表。幾乎從無變化。”

曾紀芬嫁給聶仲方後,將曾家的勤儉風帶到了聶家。也正因此,聶仲方後來雖是富庶之地浙江的巡撫,卻從未有過貪腐之名。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套用這話,聶仲方的清廉背後自然離不開曾紀芬的作用。

觀如今,多少官貪不是因為背後的女人?

曾紀芬做巡撫夫人時,總有逢迎巴結者送禮上門,但她每次都言辭予以拒絕。

曾紀芬的自奉儉約,對待外人是如此,對待子女和親人亦是如此。年紀大了以後,每次過壽辰子女總會想法送些名貴的禮物孝敬她。每每這時,她都會露出不悅勸阻這些行為。通常,這種情況下,她還免不了要對送名貴禮品的子女進行教育。

即便後來,曾紀芬的兒子聶雲臺開辦了銀行、經營航運、開發礦產後,成為了上海炙手可熱的大財團的主導者,她也一直教導兒子要“儉樸”。

她還將父親曾國藩要求母親歐陽夫人“儉樸”的故事一遍遍地說給兒子聽。

這些故事,她的兒子聶雲臺聽過,她的外孫周麟也聽過。周麟回憶說外祖母曾告訴他:

“先公(曾國藩)在軍時,先母(歐陽夫人)居鄉,手中竟無零錢可用。拮據情形,為他人所不諒,以為督撫大帥之家不應窘乏若此。”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曾國藩行軍時,為了以廉潔統帥下屬,誓勤儉持家,因此歐陽夫人手中幾乎沒有余錢。那段時間,歐陽夫人每日親自下廚燒竈、紡紗織布,事事親為。

父母從來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曾國藩和夫人的言傳身教,讓曾紀芬從小便耳濡目染。成年後,她奉行勤儉,自是意料之中。

因為理解,所以懂得。對於父親的良苦用心,曾紀芬一直心懷感恩。

曾國藩去世時,未曾給身為女兒且未出嫁的曾紀芬留下多少錢財。但對於這一切,曾紀芬卻甚為理解。她甚至借用父親曾國藩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來解釋這一切,她說父親曾立誓說了:

“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故立定此誌,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後人。”

曾紀芬後來將父親的這段話進行了深入理解,她還將這些話教予了子孫後代,她的後人進一步解釋說:“祖輩堅持不留錢給後人是因為,若子女有作為留錢沒用,若子女沒作為留錢也沒用。”

對於父親曾國藩“勤”“儉”貫穿始終的曾紀芬,其對曾國藩“八字訣”中的其他六字也真正做到了傳承。

曾紀芬小女兒婚禮(新娘旁為宋美齡)

在“書”字上,曾紀芬經過臨摹研習,終得父親真傳。她每日堅持練字,她的書法筆正謹嚴,骨肉停勻,很有功底。

曾紀芬一直到臨死時,每年必恭書曾國藩的“伎求詩”數遍,從一筆一畫中,仔細體悟父親的德行恩澤。

而“和”“敬”二字,曾紀芬也做到了極致。嫁到夫家後,她對婆家尊長早晚請安,事事以他們為先,也因此,她嫁入聶家後就得到了長輩們的一致認同。

雖然在門第上,曾紀芬所嫁的聶家遠不及一等侯爵的曾家,但她自嫁入聶家起,便從來未有半分嬌小姐的習性,而始終在相夫教子的同時,侍奉翁姑,和睦親鄰。

“省”“恕”二字,是曾國藩極為看重的修身養性之道。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省”是曾國藩每日都在日記中、睡前都會做的事情,這也是女兒曾紀芬的每日功課。從曾子的話可知,“省”的目的,從來是“恕”,這個“恕”包含自己也包含別人。

一個懂得隨時自省且懂得恕,即能跟自己和世界和解的人,自然心寬。曾紀芬的長壽,與她的心寬必有緊密聯系。

“健”字,在曾國藩八字家訓中,屬於最末的一個,但它的重要程度卻絲毫不亞於以上七字。

“健”便是養生,曾國藩素來註重養生。他的熱愛養生,曾紀芬也做到了極致。

從曾紀芬外孫周麟的回憶來看,她一生很講究養生,但她的養生卻也極其簡單。從周麟的描述來看,曾紀芬的養生訣概括而言是以下三點:

第一,起居定時,三餐飲食,以素食為主。第二,飯後走一千步,每天睡前用溫水洗腳,即使是數九寒冬,也把雙腳露出被外。第三,不大喜大悲。

想來,曾紀芬年九十時,仍舊耳聰目明與她堅持做到父親家訓中的“健”字有著直接關系。

相比四個姐姐的悲慘人生,福壽雙全的曾紀芬是幸運的。但“幸運”絕不是她得圓滿的“因”,而僅僅是“果”。

一個人的人生,從來和自己的言行息息相關。曾紀芬的幸運也是如此,她的幸運看似有偶然成分,實際全是她一生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結果。

正是因為她一生堅持貫徹父親家訓的“八字訣”,她才能在丈夫去世後撐起聶家,成為整個家族的精神領袖。更緊要的是,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子女悉數成才了。

其中,兒子聶雲臺是上海總商會會長、恒豐紗廠和大中華紗廠總經理;兒子聶其煒是恒豐紗廠中期的總經理;兒子聶潞生是成功實業家;兒子聶其賢是湖南武軍司令官.....

就連她的女兒們也一個個被培養成了人中鳳凰,成年後,她們中有嫁給慈禧太後軍機大臣瞿鴻機的兒子的,有嫁給吳佩孚的秘書張其煌的.....

十二子女皆成才,這,絕非偶然。

世間人,能如曾紀芬一般真正做到曾國藩家訓中“書、勤、和、儉、敬、省、恕、健”八字者,想來,也定能收獲如她這般的圓滿。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