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星座正文

上海這座超級城市是怎麼形成的

熱門測算

魔都這座現代化的都市,世界第一大港,無論按什麼指標,都在全球舞臺上傲視群雄。她的繁榮、強大和現代化,在眾多的城市中脫穎而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世界其他大都市。

曾有一對英國夫婦第一次去印度,也第一次來中國。當時問: “英國報紙老拿中國和印度對比,上海和孟買相比怎樣?”孟買在印度的地位和上海在中國的地位相似,孟買也是海港。 比現代化,拿孟買、新德裏跟上海比差遠了。拿倫敦、紐約、芝加哥、東京跟上海比差不多。上海今天的現代化更勝一籌。但如果比別的,比如印度是充滿宗教的國家,人們的平和,走在街上人們在微笑,若比這個不得而知,需自己觀察。

然而上海歷史很短,1843年才開埠,此前上海跟中國所有的沿海縣城差不多,非常落後。但地理位置優越,被英國人看中。在此之前,英國人對華貿易是通過廣州進行,因為廣州是當時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但工業革命後,航海技術已非常發達,所以航行到上海和廣州已沒太大區別。而上海和廣州比,還有個極大的天然優勢,就是上海地處萬裏長江入海口,背後是以江浙兩省為首的長江中下遊,那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發達的地區。

上海開埠後飛快發展,也和太平天國有關。1843年上海開埠,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之後十幾年,太平軍與清軍在江浙等省進行慘烈無比的拉鋸戰,饑荒、瘟疫與屠殺導致上千萬人口死亡。戰亂對江浙等省人民非常殘酷,但對上海的發展反而起到某種促進,因這場空前的戰亂,迫使江浙兩省大量鄉紳和有文化的人,不得不逃到尚能保持安寧的上海租界。這些人逃到上海後不僅提高了上海的人口素質,也給上海帶來巨大財富,從而加快上海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步伐。

於清政府來說,像個被牽著鼻子走的無奈者,只能一步一挪地開放。就像打一下,它挪一下,再打一下,它再挪一下。以當時的上海為例,有三個小故事。

1.1882年上海已有電燈,可上海縣政府卻嚴格禁止百姓裝電燈。為什麼呢?他們說這是在偷天上的雷電。想想看這可是1882年,人們居然還有這種愚昧的想法,政府竟然禁止用電燈。讓人哭笑不得。

2.當時上海已被迫開埠,可政府還是禁止在內河開輪船,只能開小木船。輪船要是能開到內河,甚至開到蘇州、杭州,該有多好!可不行,只能小木船,或在小木船裝個木頭輪子,讓大家瞪著眼睛看它轉,稱之為“車渡船”。可卻堅決不讓用輪船。

3.上海1876年已有中國第一條真正投入使用的鐵路。有次火車在鐵路運行時撞死兩人。清政府拿八十多萬兩銀子把鐵路買回來,竟然把鐵軌拆了,準備扔海裏。那時清政府很窮,八十多萬兩銀子不用來擴建海軍,卻把鐵路買來拆掉。當時劉銘傳覺得鐵軌拆掉別浪費,弄到臺灣,於是被運到了臺灣。

展開全文

雖然當時已開放,可國內卻不改革,很多事非常保守。可見改革跟開放要同步,光開放不改革不行。一個人想進步,光外表打扮得光鮮亮麗也不行,還需要內在的修養和思想的提升。當時的做法給我們留下深刻的教訓。

民國時期,上海如脫韁野馬飛馳向前,被譽為“東方巴黎”,而香港的繁榮程度與上海相比,猶如小溪比大海。全世界的冒險家、銀行和企業都聚集上海,而香港某些方面甚至還不如廣州有吸引力。1925年那場著名的“省港大罷工”,“省港”一詞中,“省”指的是廣州,“港”指的是香港。那時期,香港的繁榮程度確實不如廣州。而上海,甲午戰爭後三四十年(1895—1937),迅速崛起為遠東最大城市和最繁榮的金融中心。那時上海繁榮程度甚至超過東京,日本人要看最新的好萊塢電影,都得跑上海。上海與國際接軌,成了繁榮的大都市。

那時上海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的基石,幾乎所有行業,包括新聞出版、教育、電影、音樂等都得以發展。香港1949年後的電影業是由上海搬遷過去的,大批上海電影導演和演員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遷至香港,導致香港的電影圈直到60年代還在說上海話。

那時上海工業產值甚至占到中國的一半以上。而北京的發展在當時遠遠不及上海。1927—1949北京因為首都沒了,逐漸走向衰落,只有幾所大學還在那裏。

新中國成立前後,上海的人才開始流向全國各地,主要是港、臺、京這三地方。最早的去了香港,為香港帶來巨大的發展,使其成為遠東最繁榮城市。還有一部分去了臺灣,臺灣的發展有目共睹。另外一部分則分散到祖國各地,其中大部分在解放後支援北京。當時還有去支邊,支援新疆、西藏,援助西北、西南。上海成為中國的頂梁柱式的城市,以至有點兒被抽幹。

改革開放前,上海一年交給中央的錢是廣東省十倍。廣東後來居上,迅速崛起。一個城市最重要的不是吸引多少投資,而是有多少人才。盡管改革開放時廣東占了先機,但上海由於積累了全國最多的人才,改革開放後又迅速發展起來。

現在很少有人提香港,都把目光轉向上海,上海重新成為世界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現在甚至不能再稱“東方巴黎”,因為巴黎除文化、歷史外,其他方面已無法與上海相提並論。

#歷史回眸##城市紀錄##城市裏的煙火氣#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